生物質燃料鍋爐怎么點火
一、生物質燃料鍋爐點火前的準備工作
1.設備檢查
(1)檢查鍋爐本體、管道、閥門是否完好,無漏水或堵塞現象。
(2)確認燃料倉內生物質燃料(如木屑、秸稈顆粒)干燥且無雜質,避免因濕度過高導致點火困難。
(3)測試鼓風機、引風機等通風設備,確保運行時能穩定調節風量。
2.水位與壓力控制
(1)點火前需向鍋爐內注入清水至正常水位,防止空燒損壞爐體。
(2)檢查壓力表、水位計是否顯示準確,避免因儀表故障引發安全事故。
(3)打開鍋爐排氣閥,排出內部殘留空氣,確保蒸汽順利生成。
3.點火裝置調試
(1)使用前測試點火器功能,如電火花是否正常、油槍霧化效果是否良好。
(2)清理點火口積碳或灰渣,防止火焰受阻。
(3)若使用輔助燃料(如柴油),需檢查油路是否通暢,油壓保持在1.5-2.0MPa。
二、生物質燃料鍋爐點火操作步驟
1.啟動通風系統
(1)先開啟引風機,再啟動鼓風機,調整風門使爐內微負壓(約-50Pa至-100Pa)。
(2)保持燃料床輕微流化狀態,避免燃料堆積或飛散。
2.分階段點火升溫
(1)初期用輔助燃料(如柴油)點燃火源,待爐溫升至300℃以上時,逐步投入生物質燃料。
(2)控制升溫速度,從常溫到950℃需緩慢提升(約1小時),防止爐內耐火材料開裂。
(3)當床溫達450℃后,可少量添加生物質燃料,觀察氧量變化,若氧量下降且溫度持續上升,則加大投料量。
3.穩定燃燒與監控
(1)床溫升至750℃后,可關閉輔助燃料,完全切換至生物質燃料。
(2)通過調節風量維持火焰呈亮黃色,避免冒黑煙或燃燒不充分。
(3)定期排污(如每30分鐘一次),排出水冷壁雜質,保持汽包水位穩定。
三、點火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
1.人員防護
(1)操作時穿戴防火手套、護目鏡和口罩,避免燙傷或吸入煙塵。
(2)清理灰渣前需確認爐溫降至50℃以下,防止高溫灼傷。
2.設備維護
(1)點火后禁止立即關閉燃燒器通風,需待溫度降至300℃以下再停風,保護內部耐火層。
(2)每運行500小時需全面檢查鍋爐,包括爐排、除塵器和輸料系統。
3.應急處理
(1)若點火失敗,需先切斷燃料供應,通風10分鐘后再重新嘗試。
(2)發現水位異常或壓力驟升,立即停爐并聯系專業人員檢修。
四、常見操作誤區與改進建議
1.誤區:為快速升溫一次性投入過量燃料。
后果:易導致燃燒不充分、積灰堵塞,甚至爆燃風險。
改進:遵循“少量多次”投料原則,結合氧量變化動態調整。
2.誤區:忽略排污操作。
后果:水垢堆積降低熱效率,嚴重時引發管道爆裂。
改進:按壓力節點(0.5MPa、1.5MPa等)定時排污,并記錄水質數據。
3.誤區:長期使用高濕度燃料。
后果:煙氣溫度低,易腐蝕省煤器,增加能耗。
改進:儲存燃料時加蓋防雨棚,含水率控制在15%以內。
五、趣味知識點:早期生物質鍋爐的“稻草危機”
20世紀初,歐洲某農場用秸稈鍋爐供暖,因未粉碎燃料直接投入,導致爐膛堵塞。工人情急下倒入柴油助燃,結果引發爆炸。后來工程師發明了顆粒成型技術,將秸稈壓縮成均勻小顆粒,既提高燃燒效率,又避免安全事故。如今,“先碎后燒”成了生物質鍋爐的黃金準則。
下一篇:生物質鍋爐污染環境么
上一篇:生物質鍋爐需要脫硝么嗎






自然人網站二維碼